English

《郭兰英》赞

1999-05-06 来源:光明日报 艾 斐 我有话说

十二集音乐电视连续剧《郭兰英》,是一部颇具创新意识和开拓意义的人物传记片。由于编创者成功地将写实与创新、铺陈与凝缩、类型与典型、情节与细节等恰当地共融于一个完美的艺术机杼之中,并进行了极富节奏感和分寸感的美学建构,从而赋予了这部电视剧以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郭兰英是一个真人,而且是一个继续创造和延伸着自己的生活道路与性格历史的真人。她的歌,来自生活和时代,同时又在生活和时代中扎下了深深的根。《我的祖国》、《南泥湾》、《人说山西好风光》、《绣金匾》……郭兰英用她的歌声在千千万万人的心中,塑造了她那质朴而亲切的形象。

郭兰英在广大群众心目中早已“成型”。于此情况下,要以电视剧的形式再塑郭兰英的形象,特别是要以十二集的篇幅,全面、准确、真灼而艺术地表现郭兰英60年的充满波折和坎坷的生活历程与艺术道路,谈何容易!

然而,《郭兰英》成功了。这成功,创造了提高人物传记片的思想质量与艺术质量的实践经验,丰富了人物传记片的艺术思维空间和思想张力与美学积累。

首先,这部电视剧表现了昂扬的时代精神,反映了在光辉而严峻的生活历程中所显示的不可逆转的历史大趋势,描绘了人物性格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生活变迁与时代变革。通过极具性格特征和奋发精神的人物形象,有效地传达给观众一种紧密契合生活潮头与时代脉搏的抗争精神、拼搏精神和进取精神,并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展示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高尚情操,让人从中深深地感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活的本质。郭兰英之所以能够从一个乡野蛮妞成长为一名人民艺术家,有党和人民的哺育,有革命和改革的锻冶与激励,另一方面,也有她自身所秉具的永不懈怠、永不屈服的奋斗精神和抗争精神。郭兰英的成长过程正是她个人的奋发精神与党和人民、与革命和改革的紧密融合和高度契合的过程。电视剧用生动的形象、情节、场景和画面,用摇人心旌的歌声,将这个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次,《郭兰英》在艺术上所进行的大胆探索和尝试,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以电视剧的形式描写真人真事,难就难在编创者实际运作都必须在真人真事的大框架中进行;必须在真的基础上求美,在“实”的基础上务“虚”,在“史”的基础上创新,在“事”的基础上写“人”;必须同时观照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同时取得表现对象和广大观众在思想上、感情上的共鸣与认同;必须在忠实于生活原型的前提下进行审美驰骋和艺术想象,既不能失真,又要求好看;既要用真人真事感动人,又要用艺术魅力吸引人;既要表现得全面、准确、完整,又要显得规范、精当、简洁、缜密。应当说,这一道道艺术难题,对编创者不啻是一种严峻的考验。打个比喻,就像带着“镣铐”跳舞一样,既不能放开手脚,又要跳得好看,能吸引住人,并给人以美感。这当然是很难做到的了。

但是,《郭兰英》的编创者采取抓关键环节、写重大事件、攥紧要时刻的手法,纵横捭阖、大取大舍,着重从重大转折中突现人物性格与时代变迁的内在联系,集中表现最能撄及生活本质和人物性格底蕴的情节和细节,通过对材料的十以当一的取舍,有效实现对艺术的一以当十的提炼。像执意留在戏班、坚决参加革命、拚命勤学苦练、决心下乡演出、挚情看望总理、竭诚热爱群众、矢志办学从教这些契机性、转折性的重要情节和事件,在剧中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和艺术的强化,而围绕这些重要情节和事件的衍移变化,场景氤氲与感情铺垫,则往往被删繁就简,一笔带过或淡出淡入。这样一来,便在延续中突出了重点,又在突出重点中影印了生活和性格的发展脉络与时代背景,从而给观众造成一种强烈、突出而又完整的感受和印象。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编创者游刃有余地做到长跨度与精剪裁、旧程式与新创造的天然融会和辩证统一。

《郭兰英》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民族性和音乐性对全剧的融会与切入。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不仅增强了全剧的生活气息、真实感、乡土特色和欣赏性,而且也有利于表现郭兰英的生活历程和性格特征,有利于突出全剧的艺术创蹊和艺术个性,有利于营造强烈浓酽的艺术氛围和有效地突出“这一个”。郭兰英是一位土生土长的人民艺术家,她自幼学唱山西梆子,并且很快便唱红太原、唱红张家口,成了群众心目中的“红角”,参加革命后。又主唱民歌、主演民族歌剧,这就决定了她的生活、气质和工作,都渗透着地方特色、乡土特色和民族特色,同时也就决定了她的工作的人民性、大众性、欣赏性和愉悦性。电视剧从这个实际出发,自觉地营造出一种乡土情深的生活场景和民族渊源的美学氛围,并着意将人物和事件置于其中,在一种近乎自然状态的熏染和感应中不断地合乎逻辑地趋于显化、强化和深化。郭兰英的性格,正是这样丰富起来的,而《郭兰英》的审美价值也正是这样趋于浓炽和厚重的。特别是按照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的心理历程与感情历程的衍移,恰到好处地将郭兰英一生所演唱过的最具代表性的晋剧、歌剧和业已成为金曲的著名歌曲穿插其中,更是收到了一石三鸟的特殊作用。既有利于剧情的亢进和人物感情的宣泄,又有利于对民族文化和爱国主义的宣传与弘扬。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全剧的欣赏性、音乐性和愉悦性,使观众在沉重的剧情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奂和艺术的美妙,在为人物命运而潸然流出的不无悲戚的泪水中又奇异地掺入了巨大的审美享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